撰文/贾虎
生活中,异物卡喉时有发生,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可能遭遇这一紧急情况。一旦异物阻塞气道,时间就是生命。有关数据显示,气道完全阻塞超过6分钟,可能导致严重缺氧和死亡。因此,掌握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析异物卡喉的五大应对措施,旨在帮助大家在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而有效地采取行动。
一、初步判断与自救尝试
异物卡喉时,首要任务是冷静观察,迅速判断异物的位置和大小。若异物较小,位于喉咙浅部,可以尝试用力咳嗽,利用强大的气流将异物咳出。此时,保持呼吸平稳,避免急促呼吸使异物更深入。如果异物卡在较浅的位置,如扁桃体附近,且周围环境光线充足,可以尝试在光线照射下,小心翼翼地自行取出,但这一操作需格外谨慎,最好由具备急救知识的专业人士进行,以避免操作不当导致异物更深或损伤喉部。此外,对于儿童或体弱者,可以尝试背部轻拍法,站在其背后,用手掌轻轻拍打背部,帮助异物松动,但力度需适中,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同时注意观察其反应。
二、海姆立克急救法详解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异物卡喉的首选急救方法,尤其适用于窒息情况。对于成人,站在其背后,双手环抱腰部,一手握拳,拇指顶在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紧握此拳,快速连续向内、向上冲击腹部,利用腹部压力将异物冲出。此时,急救者需保持冷静,用力适度,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患者伤害。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操作方法与成人相似,但力度需适当减轻,根据儿童体型调整力度。1岁以下婴儿应采用拍背压胸法,将婴儿趴在前臂上,头部低于胸部,一手托住下颌,另一手在肩胛骨中间拍背5次,然后翻转婴儿,用两指在胸骨下半段按压5次,重复此过程直到异物排出。此时,家长需保持冷静,避免手忙脚乱,同时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如果独自一人时发生异物卡喉,可以利用椅背、桌角等硬物进行自救,将上腹部压在硬物上,快速向上冲击,利用冲击力将异物排出。
三、专业医疗干预的重要性
如果自救方法无效,或者异物位置较深,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喉镜检查、电子喉镜或纤维喉镜取出术等专业方法,这些高科技设备能够清晰地显示异物位置和形态,从而精准地取出异物。在必要时,甚至需要手术治疗,以彻底解决问题。就医途中,务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任何可能加重损伤的行为,如强行吞咽或剧烈咳嗽。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疗干预,是确保患者安全、有效解除异物卡喉危机的关键。
四、异物卡喉的预防策略
预防异物卡喉,关键在于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避免说话、大笑或剧烈运动,以免分心导致异物误入气道。对于儿童,应尽量避免食用坚果、糖果、果冻等容易卡住的食物,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防止误吞小物件。老年人则应注意进食软糯、易消化的食物。此外,家庭成员应共同学习异物卡喉的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五、纠正常见误区
在处理异物卡喉时,存在一些常见误区,这些误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加重病情。首先,切勿强行吞咽食物或水试图将异物咽下,这样做可能导致异物进一步深入。其次,喝醋软化异物的方法并不科学,醋的酸性无法在短时间内软化异物,反而可能刺激喉咙和食管。此外,盲目拍打患者的背部或胸部可能导致异物进一步移动,甚至刺破气管或食管。最后,切勿因害怕就医或担心费用而延误治疗,异物卡喉可能导致窒息甚至死亡,应立即就医。
六、结论
异物卡喉虽然危险,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带来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对儿童的监管,共同学习急救知识,这些都是我们守护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步骤。面对异物卡喉的紧急情况,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自救措施,并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帮助,这是挽救生命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与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南部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