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魏玉真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后在甲状腺组织中呈现的组织团块,它可能是单个也可能是多个,质地可能是实性的也可能是囊性的。随着高分辨率B超检查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正常人群彩超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20%~76%,其中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15%。面对甲状腺结节,了解其良恶性的判断方法及应对方法至关重要。
一、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
1. 影像学检查
彩超检查:是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通过彩超检查,可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血流等情况。如果结节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伴有钙化灶(尤其是微小钙化灶)且血流丰富,则恶性的可能性较大。相反,如果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无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不丰富,则良性的可能性较大。
CT检查:虽然不如彩超常用,但CT检查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甲状腺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果结节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有造影剂环绕且有血流信号,则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核素扫描:通过检测甲状腺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能力来判断其良恶性。热结节恶性概率较低,而冷结节或凉结节恶性概率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核素扫描的特异性不如病理学检测高。
2. 病理学检测
病理学检测是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结节组织中是否有癌细胞存在。若存在癌细胞,则为恶性病变;若无癌细胞,则可能为良性病变。
3. 其他辅助判断方法
结节大小与生长速度:一般来说,恶性结节相对较大,且生长速度较快。但需要注意的是,结节大小和生长速度并不是判断良恶性的唯一标准,因为有些良性结节也可能较大或生长较快。
家族史与放射暴露史:有甲状腺结节家族史或放射暴露史的人群发病率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有家族史或放射暴露史的人都会患上恶性甲状腺结节。
二、甲状腺结节的应对方法
1. 良性结节的应对方法
定期复查:对于小的、无症状的良性结节,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复查(如每年或每半年一次),以监测结节的变化情况。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的稳定。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远离放射源和电离辐射等也有助于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和发展。
药物治疗:对于由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甲状腺结节,可以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一些中成药如夏枯草口服液和小金丸等也具有一定的散结消肿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 恶性结节的应对方法
手术治疗:对于恶性结节或疑似恶性结节以及体积较大、产生压迫症状的良性结节,手术治疗是首选。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等,具体需根据结节性质、大小及患者情况确定。
辅助治疗:术后可能还需要结合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段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并防止复发和转移。
3. 其他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适用于良性结节的治疗。通过将射频针插入结节内利用热能使结节组织凝固坏死达到缩小或消除结节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射频消融术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甲状腺结节且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日常保健与预防
1. 保持良好的情绪: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衡,从而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风险。因此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幅波动。
2.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量摄入各类营养素。对于居住在高碘地区的人群应减少含碘食物的摄入;而低碘地区的人群则应适当食用含碘食物。同时避免过度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等刺激性物质。
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生物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降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风险。
四、小结
总之,面对甲状腺结节我们应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科学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来判断其良恶性,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加强日常保健和预防工作也有助于降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邢台市南和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