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潘瑞莹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或“蛇盘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该病以皮肤上出现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对于带状疱疹患者来说,正确的护理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促进病情恢复。以下是详细的带状疱疹护理妙招,帮助患者告别疼痛困扰。
一、带状疱疹的基本认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在初次感染时会引起水痘,之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会再次激活,沿着神经移动到皮肤,引发带状疱疹。该病多发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二、带状疱疹的护理妙招
1.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清洁方法:每天用温水轻轻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或洗涤剂。清洗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避免摩擦患处。
保持干燥: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细菌滋生。可以使用吹风机(调至低温档)轻轻吹干患处,但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烫伤。
2. 合理使用药物
抗病毒药物:在发病初期,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情和疼痛。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按时按量服药。
止痛药物: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或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可待因等)来缓解疼痛。但需注意,阿片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
外用药物: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等外用药物来缓解瘙痒和疼痛。这些药物具有收敛、止痒和抗病毒的作用。
3. 冷敷与热敷
冷敷: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在患处进行适当的冷敷。冷敷可以刺激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红肿和灼热感,从而缓解疼痛。但需注意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冻伤。
热敷:在病情稳定后,可以使用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有助于减轻疼痛。热敷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但温度要适宜,避免烫伤。
4. 保持舒适体位
避免压迫:睡觉时尽量保持侧卧位或仰卧位,避免压迫患处。可以使用柔软的枕头或垫子来支撑身体,减轻疼痛。
适当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身体活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5. 饮食调理
清淡饮食:保持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以免加重病情。
增加蛋白质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6. 心理调适
情绪管理:带状疱疹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负面情绪会加重疼痛感知。因此,要学会放松心情,减轻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医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7. 避免传播病毒
隔离措施:带状疱疹患者应避免与未患过水痘或免疫力低下的人密切接触,以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在病情发作期间,最好居家隔离,避免去公共场所。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避免用手触摸患处后再触摸其他部位或他人。
三、带状疱疹的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避免抓挠:患处瘙痒时,应避免用手抓挠,以免抓破水疱导致感染。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物来缓解瘙痒。
穿着宽松: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紧身衣或化纤衣物,以免摩擦患处加重疼痛。
定期复诊:定期向医生报告病情,及时接受医生的检查和建议。根据病情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四、带状疱疹的预防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
接种疫苗:对于免疫力低下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可以考虑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五、结语
带状疱疹虽然疼痛难忍,但通过正确的护理和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逐渐康复。希望以上护理妙招能帮助带状疱疹患者缓解疼痛困扰,促进病情恢复。同时,也要注意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如有任何疑虑或不适,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作者单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腰站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