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肛周脓肿:难缠疾病的普外科治疗指南
2025-01-1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526

撰文/马兵兵

肛周脓肿,这一常见的肛肠疾病,以其发病急、疼痛剧烈而著称,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肛周脓肿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症状、成因、诊断方法,以及普外科的治疗方法、效果和术后恢复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难缠的疾病。

一、肛周脓肿的定义

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指肛周直肠周围组织或周围间隙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它是一种感染性疾病,通常起先会在肛周感觉到有硬结,继而发展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

二、肛周脓肿的症状

1. 疼痛:这是肛周脓肿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肛门周围逐渐加重的持续性肿痛或跳痛。疼痛在排便、行走或坐立时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2. 红肿:患者肛门周围皮肤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现象,有时可触及硬结或肿块。

3. 发热:由于感染的存在,患者体温可能会升高,出现低热或高热现象。发热的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有时可伴随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

4. 流脓:当肛周脓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流脓现象。脓液通常呈黄色或黄绿色,伴有臭味。

三、肛周脓肿的成因

1. 肛门腺感染:这是肛周脓肿的主要原因。肛门腺位于肛门周围,其开口于肛管直肠交界处,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当肛腺受到细菌感染时,炎症会向周围扩散,形成肛周脓肿。

2. 生活习惯:长期便秘、腹泻、不良排便习惯、久坐久站、不注意个人卫生等,都可能增加肛周脓肿的发生风险。

3. 其他因素:营养不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力低下、外伤感染等,也可能导致肛周脓肿的发生。

四、肛周脓肿的诊断方法

1. 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询问症状和肛门检查,初步判断是否有异常。

2.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提示存在感染。同时,对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可以明确病原菌种类。

3. 超声检查:这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脓肿诊断的敏感性较高,能够确定脓肿的方位和大小。

4. 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判断肛周脓肿的具体范围,并根据检查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五、普外科治疗方法与效果

1. 药物治疗:在脓肿初期,炎症浸润但尚未化脓时,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炎症,防止脓肿进一步扩散。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产生。

2. 穿刺引流:对于较小的脓肿,可以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穿刺引流。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3.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术:适用于高位脓肿或全身症状重的患者。通过手术切开脓肿,放出脓液,并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以促进脓液排出和伤口愈合。

一次切开术:适用于肛周皮下脓肿、低位肌间脓肿和肛管后间隙脓肿。通过手术一次性切开脓肿并清理脓液,然后缝合伤口。

切开挂线术:适用于所有高、低位脓肿,尤其适用于小儿脓肿。通过手术切开脓肿并挂线引流,有助于脓液排出和伤口愈合。

手术治疗的效果通常较好,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防止脓肿进一步扩散和恶化。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后仍需注意术后护理和预防感染。

六、术后恢复与注意事项

1. 注意休息:避免过多走动和剧烈运动,防止切口裂开或感染。

2. 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酒,以免刺激伤口和加重炎症。

3. 保持肛周清洁:定期清洁换药,保持切口干燥。便后要及时清洗切口,并学会正确的换药方法。

七、预防与复发管理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不良排便习惯等,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卫生。

2.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如肛窦炎、肛裂等,以减少肛周脓肿的发生风险。

八、小结

总之,肛周脓肿是一种难缠的肛肠疾病,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肛周清洁,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积极预防和管理复发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中医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35部图书获资金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发布2025年科普创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名单
机器人“顶流”组团亮相科博会,它们除了跑马还有哪些本领?
关键技术、数据集开放,“天工”将有更多兄弟姐妹!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