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伟
压疮,又称褥疮或压力性损伤,是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引发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特别是长期卧床、瘫痪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尤为重要。
一、压疮的预防
1. 避免长时间受压。压疮形成的基本原因是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长期受压导致缺血、缺氧。因此,避免长时间受压是预防压疮的关键。对于神经内科患者,应至少每两小时翻身一次,以减轻骶骨、胯部等部位与床板之间的压迫。对于躁动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可使用约束带或床栏,但需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造成局部压迫。
2. 使用气垫床。气垫床可以有效分散身体重量,减少局部受压。建议选择多通道气垫床,因其能更好地分散压力,周期性改变身体承压部位,减轻陪护人员的工作量。
3. 保持受压区清洁干燥。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应定期为患者擦洗身体,更换衣物和床单,保持床单位整洁无鳞屑。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在其床上铺垫好尿垫,并及时检查和更换,以保持患者皮肤的干燥,避免或减轻对患者皮肤的刺激。
4. 避免斜坡卧位。斜坡卧位会增加剪切力,对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增加压疮的风险。因此,应避免斜坡卧位,以减少剪切力对组织的损伤。
5. 注意避免摩擦。在翻动或移动患者时,需轻柔操作,避免强力拖拽以防止皮肤受损。此外,应选用柔软且透气性佳的衣物和床单,以降低皮肤与床面间的摩擦。
6. 加强营养。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神经内科患者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特别是高蛋白质饮食,以增强皮肤弹性和抵抗力。患者应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并需多喝水和果汁等,以促进其胃肠蠕动,防止大便干燥。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则需按时喂食,以提高其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二、压疮的护理
1. 定期检查受压部位。每天早晚应使用温水擦拭患者的皮肤,并检查受压部位是否有发红、肿胀等现象。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变换体位等,以防止压疮进一步发展。
2. 保持创面清洁。对于已经发生压疮的患者,应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并涂抹抗菌消炎药物。如创面出现溃烂,则应及时清疮换药,必要时使用促进创面修复的药物进行治疗。
3. 定期翻身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翻身以减轻局部压力。翻身时应将患者身体抬起再挪动位置,避免拖动造成皮肤擦伤。翻身的频次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两小时翻身一次。
4. 营养支持。对于压疮患者,营养支持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应当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升其抵抗疾病的能力,还能有效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对患者的整体康复进程大有裨益。同时,应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和毒素排出。
5. 心理护理。压疮的发生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需要留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并在必要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三、总结
压疮是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预防与护理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避免长时间受压、使用气垫床、保持受压区清洁干燥、避免斜坡卧位、注意避免摩擦以及加强营养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压疮的患者,应通过定期检查受压部位、保持创面清洁、定期翻身、营养支持以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措施进行护理和治疗。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压疮预防与护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单位:河间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