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互联网平台中的工作、学习、社交、医院在线挂号问诊等行为,都会留下数字足迹,其中隐藏着我们的个人信息,成为不法分子收集的目标。因此,需要做好个人信息管理,保护好自身的数字足迹。本文主要就如何做好个人信息管理展开科普。
1.什么是数字足迹?
人们在使用互联网时,会留下相关信息,这就是所谓的数字足迹。目前,数字足迹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如在线购物或社交媒体的点赞、转发、关注等,都会留下数字足迹。数字足迹的遗留会带来一定的数字风险,例如网站可以通过安装Cookie跟踪用户的网络活动,应用程序可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个人数据,一旦允许软件访问用户的个人信息,那么非法软件可能向第三方出售或与其他企业共享用户个人数据。还有一些黑客可能会盗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引起财务纠纷。例如2023年2月,广东佛山公安机关发现,当地一家汽车服务公司工作人员勾结保险公司、拖车公司以及路政部门工作人员,非法获取其工作过程中掌握的交通事故车主信息,并根据车辆品牌、事发地点等联系特定汽车4S店、汽修厂,通过送保养、油卡等好处诱导事故车主前往指定地点维修,赚取信息“中介”费用,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万元。
2.如何保护数字足迹?
①利用搜索引擎检查数字足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用搜索引擎,检索数字足迹。例如在百度上搜索各个社交平台的账户名称,可以检查搜索结果,了解自己哪些信息是公开的,如果公开信息威胁到了个人信息安全,可以打开社交平台的信息设置页面进行相关设置,将公开信息关闭或隐藏,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②减少用户信息来源数量:每个社交平台都会拥有用户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等,如果长期不使用这些社交平台,可以通过注销账号,从而移除社交平台中关于用户的个人信息。
③减少数字足迹的数据量:当用户向软件提供个人信息时,都会留下数字足迹,例如我们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的留言、点赞或分享照片,都会留下数字足迹。这会导致数据泄露、滥用等情况。为了避免数据落入非法分子手中,在点赞、评论前,需要思考是否值得这么做。
④检查隐私设置:社交软件中的隐私设置可以让用户选择谁可以查看自己的信息,例如QQ空间可以设置访问人权限,用户可以设置相册仅供特定人查看,从而避免不认识的人盗取用户的照片。
⑤避免过度分享个人信息:随着现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平台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小红书等软件与他人交流,但是这也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例如,一些人在旅行期间拍摄了照片分享到社交平台上,这可能会暴露旅行地点,导致一些风险事件发生。现在还有许多年轻人喜欢拍摄Vlog记录自己的生活,但是在拍摄过程中没有注意保护隐私,导致个人住址、公司地址或家庭环境暴露。为了避免信息泄露,需要避免过度分享个人信息。
⑥避免访问非法网站:互联网具有较高的开放性,一些非法网站存在木马病毒,一旦访问就会造成信息泄露,因此需要避免访问非法网站。用户在交易时,也要使用安全网站,要注意网址应以 https:// 开头,其中s代表safe(安全),说明该网站具有安全证书。用户应该避免在一些非法网站分享个人信息,尤其是付款密码。
⑦设置高强度密码:高强度密码有助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高强度密码至少有12个字符,且应当包含大小写字母以及数字符号。一般来说,密码越复杂,破解难度越大。为了避免密码丢失的情况发生,我们可以使用密码管理器来储存所有密码,并且应该避免所有账户都使用同一个密码,还要定期更改密码,避免密码被破解的情况发生。总体来说,保护数字足迹的措施较多,需要做好各方面的防护措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3.结束语
现阶段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在让人们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例如软件恶意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虚假信息诈骗等,关系着人们的隐私、财产安全。因此,需要重视个人信息管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减少上当受骗等情况发生。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