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清云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为6%~10%。这种病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异常地生长在子宫外部,如卵巢、腹膜、直肠等位置,导致疼痛、不孕等一系列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希望能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多样,且可能因人而异。最常见的症状是痛经,疼痛程度逐渐加重,甚至非经期也可能出现下腹部、腰骶部疼痛。此外,还可能伴有性交疼痛、排便疼痛、尿频等症状。不孕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个重要表现,有20%~3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
妇科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方法。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可以了解子宫的大小、形态和位置,以及附件区是否有包块、触痛结节等异常表现。然而,妇科检查只能作为初步判断的依据,不能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
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B超或经阴道超声,可以发现盆腔内的异常回声、囊肿等。对于深部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检查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的优点,是初步筛查的首选方法。
对于复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范围和程度。MRI能够清晰地显示子宫、卵巢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对于判断病灶的浸润深度和毗邻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血清CA125是一种肿瘤标志物,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清CA125轻度升高的情况。然而,由于CA125的特异性较低,仅可作为参考指标,不能用于确诊疾病。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通过腹腔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盆腔内的病变情况,并进行活检,确定病变的性质。腹腔镜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在手术中直接处理部分病灶,减轻症状。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辅助手段。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辅助疗法(如热敷、按摩等)可以缓解疼痛。心理支持也是治疗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孕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这些药物可以调节激素水平,抑制内膜异常增生,缓解疼痛。然而,药物治疗需要长期进行,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性手术,仅切除病灶,保留生殖器官。对于无生育要求但年龄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半根治手术,切除子宫及病灶,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对于症状严重、年龄较大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则需要实施根治性手术,切除全子宫及双附件。
物理疗法如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射频消融等,适用于小病灶或不宜手术的患者。这些物理手段可以破坏病灶,减少疼痛,促进吸收。然而,物理疗法需要多次治疗,且效果因人而异。
三、预防与注意事项
目前尚无特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但一些生活方式改变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如合理运动,保持体重;保持舒适的穿着,避免长期压迫下腹部及骨盆区域的衣物,以减少局部血流循环受阻的可能;减少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总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方法。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定期的妇科检查,以预防和及时处理这一疾病。
(作者单位:迁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