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你需要知道这些!
2024-12-11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4万

在医学领域,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是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细菌培养,医生可以确定引起感染的病原体类型;而药敏实验则能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本文旨在科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项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什么是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是一种通过模拟细菌在人体内的生长环境,使其在体外繁殖的方法。医生将患者的体液、组织等样本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然后放置在恒温箱中,让细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生长。通过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形态特征和生化反应,医生可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特性。

如何进行细菌培养?

培养方法

一般培养法:将已接种过的培养基置于37℃培养箱内18~24小时,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即可在培养基上生长。对于生长缓慢的细菌,可能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

二氧化碳培养法:某些细菌,如牛流产布氏杆菌和胎儿弧菌等,需要在含有10%二氧化碳的空气中才能生长。

厌氧培养法:对于厌氧菌,需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培养,如使用厌氧罐法、气袋法或厌氧箱。

培养基选择:根据细菌种类和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培养基。例如,血平板适合各类细菌的生长;巧克力血平板适合接种疑有嗜血杆菌、奈瑟菌等的标本;而中国蓝平板或伊红美蓝平板则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用于鉴别菌种。

生长条件

细菌的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pH值、氧气浓度、湿度等。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指它们生长最快且代谢活性最高的温度。同时,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值范围在6.5至7.5之间。此外,氧气浓度对细菌生长也有显著影响,细菌可分为需氧菌、厌氧菌、氧耐受菌和微需氧菌四类。湿度也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条件之一。

药敏实验原理与流程

药敏实验是一种通过检测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的方法。其原理在于,不同种类的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通过药敏实验可以确 定哪些药物对特定细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

药敏实验的流程通常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标本留存:患者就诊时,医生会判断是否需要留存感染部位的分泌物作为药敏实验的样本。如需留存,医生会告知患者具体的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药敏纸片与培养基准备:按照要求,使用质量较好的定性滤纸制作药敏纸片,并准备好药敏试验所需的培养基,如MH琼脂。

菌株接种:使用无菌棉签蘸取待测菌株,轻轻涂布在培养基表面,确保菌株分布均匀。

药物稀释与药敏纸片制备:根据抗菌药物说明书,配置好所需浓度的药物溶液。同时,将药敏纸片置于含有适量药液的小瓶中,使纸片充分吸收药液。

贴药敏纸片:用无菌镊子将制备好的药敏纸片放于培养基表面,并轻压,使纸片与培养基表面完全接触。

培养与观察: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适宜条件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细菌的生长情况和药敏纸片周围的抑菌圈,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判定与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判定细菌对各类药物的敏感度,是敏感、中介还是耐药,进而选择临床用药。

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的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注意事项:首先,样本的采集和处理要规范,避免污染和误差;其次,培养基和抗菌药物的选择要合适,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防止细菌污染。

局限性:某些细菌可能难以在体外培养,导致无法确定其种类和特性;同时,药敏实验的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菌的生长状态、药物的浓度和种类等。因此,在解读实验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结语

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是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通过了解这两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局限性,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它们在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同时,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的相关知识。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顶流”组团亮相科博会,它们除了跑马还有哪些本领?
关键技术、数据集开放,“天工”将有更多兄弟姐妹!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